深读广州2049:谋划一座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词枪手
2024-05-19 16:52:06
0

珠江两岸生机盎然,岭南春来万象更新。

广州,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人口不足250万人的城市,发展为一个常住人口超2000万人的国家中心城市;从不足3亿元经济总量,发展到超3万亿元的规模,这是一座城市75年的筚路蓝缕之路。

75 年间,广州过去共编制了两版战略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了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底板、以城市战略规划谋定长远方略的组合,也给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红利。

2000年,广州战略规划提出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八字方针。这是广州借鉴福州等城市经验,开启空间发展战略引领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范例,清晰有力地指导了广州城市发展,支撑了广州从“云山珠水”到“山城田海”的跨越式发展。

2009年,广州启动第二轮战略规划。继承了2000年战略规划的区域观念、生态优先理念,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十字方针,确定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明确了从外延式“拓展”走向内涵式“优化提升”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2024年的今天,广州又站在了这样的机遇关口。如果说前两版战略规划制定的“八字”与“十字”方针,其思维逻辑是以广州中心城区为坐标原点的话,那么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则是面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使命,以一点谋网络,以一域谋全局。

这既是广州 7434 平方公里的长远蓝图,也是立足大湾区建设的责任担当。

面向2049,我们要建设一座怎样的城市?

放眼伦敦、纽约、新加坡、东京、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城市,无一不在积极谋划未来。大伦敦规划2021提出“为了所有伦敦人的城市”,纽约2050提出“建设强大和公平的城市”,新加坡概念规划(2021)提出“为梦想打造空间”,东京2040提出“安全、多彩、智慧的东京”,芝加哥提出了“公平与韧性”,广州同样需要思考2049的城市发展愿景和目标,思考建设一座怎样的城市。

从世界的广州来看,要思考如何建设一座中心型世界城市。

广州,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保持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唐开元年间,每年来广州做生意的外国商人达80多万人次,可谓买全球、卖全球的“千年玩家”。

广州如何在经历千年之后重回世界城市C位,如何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和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重新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定位坐标?

面向第二个百年,广州更应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心型世界城市为目标,全面提升全球影响力、枢纽辐射力、创新策源力、生产服务力,从商业、交通优势突出的门户节点向对贸易、创新、人才、基础设施连接度等多要素综合控制力凸显的核心枢纽转变。

从中国的广州来看,要思考如何建设引领型国家中心城市。

GDP排名引发一线城市“江湖地位”之争。但不妄喜、不惶馁,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是广州历来的风格。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面向2049,广州更要锚固引领型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巩固经济、流通、文化、科教、对外交往等多维度的中心职能,拓展经济纵深主动担当国家重大战略核心支点。

从湾区的广州来看,要思考如何打造大湾区核心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广州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面向2049,广州更应依托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节点优势,做强湾区交通网络重构和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协同的组织中枢,以深化南沙开发开放为牵引,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引领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共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城市群。

从广东的广州来看,要思考如何成为高能级省会城市。

相比江浙,广东的区域不平衡格局更为突出。广州作为广东“长子”,如何继续推动珠三角核心区做优做强,如何促进粤东、粤西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如何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并联动粤北生态发展区建设,提高全省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可谓责任重大,使命斐然。

从人民的广州来看,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每一位生活、工作在广州的市民需求。

广州素以开放包容著称,每一位生活工作在广州的居民都是“广州人”。广州2049要兼顾“老广人”的传统与“新广人”的融合,营造高品质的社交、消费、娱乐场景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年轻一代来到广州、住在广州、爱上广州。广州2049,要向世界传递“出新出彩”的热忱与梦想。

当今世界深深让人向往的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和科教发达、交通出行便捷、创新氛围浓厚的“机遇之城”。展望2049年广州人的广州梦,我们可以从产业、交通、创新、教育、文化等维度来思考这座城市所要承载的核心功能。

一是谋划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

相较于全球枢纽、全球物流中心等表述,“供应链中心”的内涵更加综合与丰富,也更能契合当前发展阶段的要求。许多国家已经实质上承担起全球供应链中心的功能,并前瞻性将其视为未来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掌握先发优势。比如,德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知名全球城市开始在供应链枢纽、物流枢纽方面加快顶层谋划,编制行动规划。

广州现在制造业门类齐全,具有一定基础,面向2049,广州应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区域产业中心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升级,加快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产业链控制力的骨干企业,做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化现代金融功能,完善国际货物流通、供应链管理、物流创新应用等综合服务。

二是谋划国际交往中心。

2023年,广州一年到头,都在“迎客”: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法国总统马克龙等相继到访,国际会议、世界媒体峰会等盛事接踵而至。

国际交往功能往往包括服务国家外交事务的功能、承担对外交流的功能、拓展全球“朋友圈”和“侨友圈”的功能和向国际传播文化的功能。早在一口通商时代,广州就承担着对外交流的重担,传承与发展。

面向2049,广州更应加强国际形象塑造和推广,深度参与和主动推动国际会议会晤、重大赛事、民间交流等。不断增强国家主场外交功能,提升在全球治理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成为国家对外交往网络中的中枢。

三是谋划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广州不仅靠海,还是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历史上,广州就是世界闻名的海洋之城,扬帆出海,海上贸易千年不衰,海洋商贸基因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城市发展脉络之中。所谓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应包括两个重点:

第一是具备深远海开发利用能力。面向2049,广州要做的是进一步集聚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世界海洋创新发展之都。

第二是具备强大的国际海事服务与现代海洋治理能力。广州是环南海最大的城市,未来应该有能力支撑构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成为国家经略海洋的战略要地。

四是谋划全球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就是一扇“门”,这扇门是个磁铁,让各种要素在这里汇聚,又再次去往世界各地。广州具备空港、海港、铁路港的交通基础。面向2049,广州应进一步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和辐射能级,加强综合性门户枢纽功能与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建设,推进空港、海港、铁路港联运一体与数字港的联动赋能。引领湾区各大枢纽城市的设施连通、运行协同,打造全球超级湾区交通网络。

五是谋划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随着世界经济产业分工调整、科技创新格局变革,当前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东移,亚洲成为重要的科技增长极。东亚的印度班加罗尔逐步成为高科技中心,被誉为“亚洲的硅谷”。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版图东移”进程中,中国也迎来了科研崛起的战略机遇期。面向2049,广州应聚焦世界科技前沿,以海洋科技、生命科学、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为先导,为青年敞开“知识大门”,释放国家科教人才高地优势潜能,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增进原始创新与应用创新协同,推进湾区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六是建设国家教育文化医学中心。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医疗和教育资源更充满个性,也更精准。面向2049,广州应聚力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积极举办学术会议等各类交流活动,打造现代化教育高地,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智慧技术在教育、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和医疗业务开启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建设国际一流健康城市和教育城市。

广州2049,如何谋定长远空间方略

面向2049,广州根植“云山珠水”、东西“两翼齐飞”、迈向“海阔天空”,以“湾区—流域”更广阔的战略视野谋定空间方略。

首先,广州要思考如何引领湾区,重构岭南中心地。

广州自古以来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珠三角甚至泛珠地区当仁不让的发展引擎,是两千多年以来大湾区唯一不变的中心城市。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投资、政策等高端资源,正在加速向黄金内湾地区集聚,2010年到2020年,内湾区域人口数量增长超过80%,企业数量和GDP增长超过100%。

面向2049,广州更应顺应大湾区高端要素内聚发展趋势,重点引领构建“几”字形黄金内湾建设发展带。

一是广佛莞中心城区联动走廊,联动佛山、东莞中心城区,加快边界地区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三市协同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湾顶都市一体化核心区。

二是考虑共同塑造南中莞深新兴联动走廊,提升依托南沙的跨江通道服务能力,串联中山中心区、南沙新区、滨海湾新区、光明科学城,建构开放协同的区域城市框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要素快速高效流通。

三是积极建设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其次,广州要思考如何经略狮子洋、开放伶仃洋,实施新“南拓”。

珠江绵延奔腾2000多公里,直抵南海之滨,形成一个以虎门为界、狮子洋和伶仃洋内外分置的巨大喇叭口水域。

2000版战略规划提出“南拓”已经开始聚焦“狮子洋—伶仃洋”西岸。2001年开工的南沙港吞吐量现排名全球前五,2004年动工的广州南站客流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南拓”战略取得了跨越性发展,但仍有南沙发展能级不够、番禺“南拓轴”腰部平台发育不足等问题。广州南拓融湾发展迫切需要中部崛起,新“南拓”战略应该提上日程。

随着狮子洋通道、莲花山通道、南沙大桥等系列跨江通道的建设,国家赋予南沙、前海、横琴等国家级战略平台重大使命,“狮子洋—伶仃洋”成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环伶仃洋”地区以南沙、前海、横琴等平台为引领,成为湾区竞合的重要地区,而“环狮子洋”地区则显滞后。

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抱“黄金内湾”的新态势下,狮子洋增长极亟待承担起挺起内湾中脊的战略使命。狮子洋西岸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真空”地带,是内湾难得的一块被重大平台和设施环绕的低成本低强度地区。通过释放区位优势和空间潜力,狮子洋增长极将成为接续广州向南发展势能的重要桥梁,为新“南拓”、建设协作开放伶仃洋提供坚实的“中继”支撑。

经略狮子洋,就是发挥狮子洋增长极联动区域的中枢地位,培育供应链控制、创新支持和产业组织等引领性功能。依托莲花湾地区,集聚供应链企业创新研发中心、供应链人才中心等设施,强化供应链的管理和资源配置能力。依托庆盛枢纽片区,以港科大等为依托,建设面向粤港澳合作的创新平台,重点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海鸥岛片区,打造未来海洋产业战略区,为高端海洋产业发展预留空间。

再者,广州要思考如何构建东部现代活力核,实施新“东进”。

1000多年前,珠江潮起,广州成为向东入海的海丝起点。100多年前,随着近代中轴线、大沙头改造等建设,广州古城跃升为现代城市。40多年前,改革开放巨幕拉开,广州总规明确沿珠江向东推进。2000年、2009年两版战略规划均坚定“东进”战略,珠江两岸落下了如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广州开发区等改革开放巨变的印记。如今,以黄埔、增城为主体的东部区域已经成为广州产业核心集聚地,集聚了两大国家级开发区以及众多龙头企业,黄埔、增城规上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近一半。

珠江航道以东的东江流域,是广州面湾向海的桥头堡。但广州面向东部沿海区域的联系通道不足,广州东部发展尚未形成集聚势能。因此,广州“东进”战略应肩负起更广阔的区域突围使命。从珠江走向东江,联动黄埔与增城,建设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以黄埔中心、东部枢纽为极核,着力集聚创新与先进制造功能,营造产城融合的生产生活新空间。引领“黄金内湾”,面向深莞惠辐射区域,打造挺起城市发展的产业创新脊梁、担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广州”。

最后,广州要思考如何聚焦“老城市新活力”,实现城市“新旧”空间传承与转换。

从“八字方针”到 “十字方针”,“大广州”走向了“强广州”。如今,广州面向2049提出“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的空间发展方针,聚焦“三脉”“三轴”“三核”构筑广州战略空间新图景。

一是促进“三脉”传承。在延续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的基础上,塑造展现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的高品质空间。二是推动“三轴”融合。以老中轴彰显历史底蕴与商都繁荣,以新中轴强化世界城市核心服务功能与魅力名片,以活力创新轴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实现“三核”联动。通过老城区“历史文化核”品质提升、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功能提升、南沙“未来发展核”能级提升,实现老广州焕发新活力,新广州激发新活力,未来广州衍生新活力。

广州2049,应如何锚定战略路径?

如果有人问,路径上广州如何扛起“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光荣使命,那么,开放、创新、海洋、枢纽、宜居、人文、韧性肯定是七个必选之路径。

开放之城:要深度融入国际。

广州向世界敞开了自己,世界也把广州当做了舞台。

千年通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历史,让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如今,广州贸易已经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4万多家外资企业、34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穗投资发展;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实现8年增长93倍,进口规模连续保持9年全国第一;从广州“走出去”的独角兽企业希音、TEMU已经成长为在美国和欧洲最受欢迎的时尚品牌……互联网时代,广州也成为了全球商贸中心。

世界粤人的原乡、广泛的国际交往,让广州开始深度融入国际社会。如今,广州拥有68家外国驻穗领馆、105个国际友城、49个国际友好城区、55个友好港口,国际友好网络格局持续扩大;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20余个航点、辐射2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50个城市……面向2049,广州更要充满自信,通过不断拓展全球“朋友圈”和“侨友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开放之城。

广州一要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通过承办全球高端研讨会、科技产品国际展销会、国际企业家论坛等交流活动,建设全球可持续发展知识交流中心;二要打造更多特色世界品牌赛节,奥运会、世博会都有可能在广州留下痕迹,粤港澳大湾区电影节、音乐节、体育节等活动,也能擦亮广州的国际化品牌。

创新之城:要立起科技脊梁。

那些天马行空的理想,可以在这里得到更多的撞击、共鸣和认可,因为广州是一座创新城市。广州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持续跃升,“广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三年居第2位,广州在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3”全球排名跃升至第8位……面向2049,广州更应凝聚创新人才、培育更多创新企业、营造更优创新空间,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新空间。

广州一是要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全球生产网络已经转向“区域化、强韧性、多元供应链”的全栈模式,广州更要将构建创新链价值链作为重点,发挥重点产业核⼼引擎作用,成为新一轮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组织者。二是要加强数字化改造。以科技赋能支柱产业,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 康、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三是要培育更多创新企业。倡导企业家精神,鼓励本土企业创新发展,营造创新型企业孵化、成长和壮大的营商环境,给予新兴企业更加有力的支持。

海洋之城:向深海远海迈进。

自古以来,广州就是一座海洋城市,作为海丝主要起点的广州在唐代时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东方大港。如今,广州海域总面积382.72平方公里,拥有18所涉海高校、58家涉海科研机构、7位海洋领域两院院士;广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常年稳居全国前列及全省首位,规上涉海企业达到1369家,是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国际航运中心指数由全球第28位跃升至第13位……面向2049,广州更要向深海远海迈进。

广州一是要提高深远海开发能力。开展海洋关键技术攻坚,力争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等领域跻身世界领先地位,打造深海领域重大科研平台集群,引育海洋领域国际高端人才,打造世界海洋创新发展之都。二是要培育海洋支柱产业。前瞻部署以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为主导的海洋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动新一代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深海能源开发装备制造,支持现代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三是要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擦亮国际海洋文化新名片,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宜居之城:实现公平正义与活力包容。

广州从来都是一个不排外的城市,讲任何方言都不会遭到嘲笑。长期以来,相对适宜的生活成本、多样的就业机会与优质的服务资源使广州成为一座活力、包容、年轻的城市:2010—2020年常住人口净增597万人,14岁至35岁的青年人口超过7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165.09万人,稳居全国第一,每11名常住人口就有1位大学生;有意愿在广州定居的港澳青年比例上升至62%……面向2049,广州更应强化人才友好、青年发展与文化包容、普惠关怀全体市民、增进城乡深度融合,建设好一个全龄友好的宜居城市。

广州一是要推动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在低成本居住空间保障、职住空间布局、生活服务配套、绿色健康空间供给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塑造更具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的全龄宜居环境。二是要推动交通枢纽与城市融合。以人人愉悦出行为核心,以轨道交通引导职住人口格局优化,力争到2049年,站点800米内居住用地占比从现状的22%提升至40%,站点800米内就业人口岗位占比从现状的39%提升至55%。三是提升高水平的公共服务。面向实际服务人口,从服务配套到服务带动,加强配套供给与区域统筹,打造服务集群,匹配实际服务人口需求,提高设施配置标准。人人幸福安居、人人乐享服务、人人公平友善应成为广州这个城市最靓丽的名片。四是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为青年人提供高品质的人居环境,营造丰富的精神消费环境和兴盛的创新创业环境,将广州打造成青年的海阔天空之城。

人文之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广州是中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城脉亘古亘今、千年文脉底蕴深厚、千年商脉繁荣兴盛。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更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节点和全球1.2亿粤语粤人的精神家园……面向2049,广州更应打造“国际眼光、中国气派、岭南风格、广州特质”的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文化名城。

一是要实现老城新生。让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文化精神特质更加彰显,提升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二是要创新传承保护。推进历史城区、历史水系等核心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与创新展示,挖掘“厂、涌、村、楼”等记忆场所,加强湾区联动保护与发展,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州将以文化赋能城市的未来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广州故事。三要保护利用好各类文化遗产,积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韧性之城:铸造绿色繁荣。

广州“天生丽质”,山海相融,四季常绿,鲜花繁盛。广州是北回归线上资源本底优越的生态绿洲,拥有全省约59%的陆生野生动物物种和约46%的陆生野生植物物种。作为全国少有的山水林田海自然要素兼备的超大城市,拥有100多座山体、13座千米山峰、1718条河流、157公里海岸线、14个海岛……面向2049,广州更应建设好环境健康稳固、山城田海共融、公园全域共享、低碳先锋引领的韧性之城。

广州一是要保障城市安全韧性。聚焦洪涝安全、供水安全、能源体系、综合防灾,加快美好市政体系升级与新型智能手段运用,提升巨灾风险抵御能力。二是提升蓝绿生境网络功能,锚固通山达海、贯江融城的生态格局,凸显山水城市意象与多样大地景观,构筑维系山源水脉城美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多层次的蓝绿交融、城园融合、城景渗透。三是要推进绿色低碳新型实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全系统减碳增汇,实施“酷城”行动,创新绿色治理机制,打造全球碳金融中心。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广州站在城市发展新的机遇期和转型期,更需要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在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上下好关键一步棋,在世界城市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让千年商都继续铸造新辉煌。

【撰文】言归

相关内容

深读广州2049:谋划一座...
珠江两岸生机盎然,岭南春来万象更新。 广州,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
2024-05-19 16:52:06
打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堵点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
2024-05-18 15:23:14

热门资讯

通达信阿姆氏TRIN指标公式,... 阿姆氏指标也称短期交易指数指标(TRIN),由小理查德·W·阿姆斯于1967年发明,将上涨、下跌股票...
陆海新能 IPO终止!   可再生能源运营商陆海新能撤回深主板IPO。  3月8日深交所公告,广西北部湾陆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
【ETF动向】9月6日南方中证... 证券之星消息,9月6日,南方中证1000ETF基金(512100)跌1.66%,成交额12.57亿元...
淘气天尊:砸不下去的长下影线或... 周一市场呈现弱势震荡的格局,投资者可以看到,受到巴以冲突的消息面影响,国际各大市场波动加剧,导致早盘...
以色列炸平伊朗驻叙使馆领事楼,... 以色列在4月1日下午空袭了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楼,并没有选择夜间施袭,这次是在光天化日下进行轰炸。...
混动续航卷入2000公里,东风... 日前,东风风神L7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限时抢先价为12.49万元-15.69万元。其中,205...
日本上市制造业企业2023财年... 据日经新闻,日本上市制造业企业2023财年合计净利润增长23%至14.8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该统计...
签约中标喜报连连 新能源投资增... 今年以来,中国电建、东方电气等公司陆续披露大额中标公告,新能源投资快速增长。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多元化的...
石头上的一首诗 9.石头上的一首诗郑鹏云题刻照片(资料来源:何炳仲《厦门摩崖石刻》)厦门太平岩郑成功读书处遗址附近岩...
东莞别墅小区违建屡禁不止,物业... 日前,南都对东莞多个别墅小区违建开展系列报道。南都记者走访了多个别墅小区,经多方采访了解到,小区物业...